一句催人泪下的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”,让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成为历代官员模范,这也助推了诸葛亮走向神坛。然而,诸葛亮真是一个公正英明、执法严明的官员楷模吗?其实,如果结合历史再度出师表,就能看到诸葛亮催人泪下背后隐藏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黑色权谋!

  

 

  在看《出师表》之前,先看一看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的背景。夷陵之战中,刘备遭遇陆逊火烧连营,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临时之前,刘备托孤了两个大臣,一个是 以李严为中都护,统管内外军事,一个是丞相诸葛亮。三国志中记载,“先主病笃,讬孤於丞相亮,尚书令李严为副”,诸葛亮为正,李严为副。然而,刘备死后,蜀国并不宁静,首先一个典型就是诸葛亮夺取了军权。按理说,虽然“李严为副”,但掌管内外军事,也能和诸葛亮扳手腕,现实却是诸葛亮军政一把抓。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的,史书上也没有详说,不过相信其中有一系列的权谋,被夺取军权的李严,从屡次反对北伐来看,估计和诸葛亮矛盾很激烈。所谓“党内无派,千奇百怪”,派别的出现,不仅是路线之争,还和利益息息相关。从刘备开始,蜀国就有三大政治派别,即刘备进川的荆楚派,后由诸葛亮领头;刘璋留下来的东川集团,以李严为代表;益州当地的势力,以谯周为代表,也反对北伐。换言之,蜀国没有大家想象的和谐团结,而是暗流涌动,诸葛亮害怕自己前去北伐时后院失火。虽然诸葛亮做了一系列安排,但还是怕刘禅“捣乱”,所以227年诸葛亮上书《出师表》,为228年第一次北伐做准备。

  

 

  诸葛亮写下的出师表,看似一心向公,但读来却又让人细思极恐。简单的说,不仅有违君臣之道,也犹如“老子训斥儿子”,语气中几乎没有大臣面对皇帝的恭敬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这是教育刘禅你要“开张圣听”,不要堵塞忠臣的话,教训口吻一目了然。但问题在于,何谓“忠谏”?诸葛亮的手下说的是忠谏,别人说的就是谗言吗?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“ 不宜异同”,让宫中的皇帝刘禅和下面大臣一样,那么刘禅还有什么权力?如果是这样,那么刘禅和汉献帝之流有何不同?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.....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!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是刘备简拔,难道刘备没有提拔其他两派之人?而且,这些人也没什么杰出政绩,凭什么说是贤才?“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”,这让刘禅这个皇帝做什么呢?显然,这典型是要架空刘禅嘛!当然,后面诸葛亮也写道“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”之类,但前面教训了一大堆,后面就这么一句话,只能说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缓和一下气氛而已。

  

 

  从上面的这三句话中可以看到,诸葛亮认为自己一走,那么刘禅就会“近小人”、“远贤臣”,所以“教训”一下刘禅,最终权谋目的是:别说宫外官府之事了,就连宫中之事,都是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给我指定的大臣,你什么事都别过问。然而,刘禅当时已经24岁了。更为重要的是,出师表中,诸葛亮提到的“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”三个人,为何都是荆楚派的,而没有其他两派之人呢?诸葛亮、蒋琬、董允、费祎被合称为“蜀汉四相”,但这四人也全都是荆楚派之人。显然,说诸葛亮心胸宽广到能容纳其他两派之人,可能也不符合历史事实。换言之,从刘备死后一直到253年,蜀国军政都掌握在诸葛亮手里,因为后任的丞相是墨守成规,一直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走,自然也架空了刘禅。其实,即便费祎死后,姜维崛起之后,一定程度上也掌握了蜀国大权。《出师表》中写道,如果听诸葛亮的话,那么“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”现实却很残酷,263年蜀国就灭亡了。一篇出师表,揭开了诸葛亮的真面貌。有学者感叹,诸葛亮真是一个罕见的权臣,几乎架空了刘禅(包括他指定的后任者),本应该对蜀国灭亡负有主要责任,但最后却能流芳百世,甚至成为后世官员的道德楷模,不得不说诸葛亮手腕之高明。